早就聽說玩沙對小朋友很好!
看到每一個媽咪都帶小朋友去玩沙、就覺得好棒好棒!
昨天老公本來想要帶我們去吃好大份牛排,
但是人很多就作罷!
聽老公說附近有一個什麼風車公園的,
但是我們繞很久都沒有看到,
發現就在旁邊的八重溪的步道,
想說那就先下車走走好了!
(不知道是不是公園就是~)
趕快噴了個NACNAC的防蚊液就下車了~
小鼻跑的好快,我倒是很擔心掉到河裡去一一
倒是小鼻拔和小鼻一點都不擔心的樣子~
走了一段路發現小鼻被蚊子咬了,
小鼻拔在說這款沒用XD
我想下次就不會買這款防蚊液了~
這是之前安安買給小屁用的、想說剩不多就趕快用完吧!
後來上車我又換了另外一款我自己之前臨時買的~馬斯基多XD
把拔說味道很重難怪蚊子會不敢來!(香茅味道的)
我們就邊開邊繞~
看到離白沙灣不遠,
跟老公提議可以讓小鼻去玩玩沙玩玩水。
老公想說反正也沒事就去晃晃了~
剛下車小鼻好開心,
衝的很快!一直想要趕快去玩!
我還想說~喔喔喔 第一次效果不錯的樣子!
沒想到一到階梯,我跟小鼻說,玩沙沙要把鞋鞋脫掉
才幫她脫掉,小鼻就非常非常的抗拒XD
好像覺得地上很髒不願意脫鞋子一樣。
我想還是要試試看才知道,
就踏到沙上,想要讓小鼻走走看!
結果小鼻好像猴子吊樹一樣~馬上彈起來!
到有石頭的地方、比較穩了,腳也不會陷進去,
就讓小鼻再下來,沒想到這小妞還是很抗拒的吊猴子~
好吧、再不行、那換玩水好了、小鼻最愛玩水了!
結果,還、是、一、樣、
還是要抱著,雖然玩水手碰到水超開心,
但是腳就是不願意放下來。
小鼻拔猜測小鼻可能有潔癖(攤手)
所以不願意光著腳丫到處走,
該不會真的是這樣吧orz
剛剛和蘇菲麻討論了一下~
結果才知道好像第一次都會這樣!
是說小鼻的狀況可能真的要玩很多次很多次才有辦法吧!
小鼻拔覺得可能要再等小鼻再大一點比較懂了,
才有辦法說服小鼻去玩!
是說,夏天阿!!!!
夏天就是要海邊玩一下沙~玩一下水~抓一下螃蟹的阿!!!
不知道小鼻敢不敢游泳了0.0
改天再到北投焚化爐游泳池試一次看看好了
【寶寶玩沙好處多】(取材自育兒生活168期)
玩泥、玩沙
孩子的創造力就在遊戲中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,他們可以在一粒沙中觀賞這個世界;也可以由一朵野花裡看見夢幻的天堂。透過五官的親身體驗是孩子學習的主要管道,在內心的自然動力下,伸展和探索對新鮮事物的學習。
這樣的過程中,孩子所發現和學習到的每一件事,成為智慧的基石,幫助他儲存日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 發展創造力的遊戲有很多,針對大自然的遊戲也是五花八門,可以做有系統的介紹,就先說說「好玩的沙子和泥巴」吧!
訓練手眼協調能力
泥沙類的遊戲特性,可以訓練孩子手眼的協調,獲得手部的靈活度和眼睛觀看欣賞的樂趣,滿足發表的慾望需求及啟發創造和想像力。孩子在堆疊捏塑後呈現的藝術品,我們通常歸類為「造型」。
孩子動手做的所有學習活動,是一種造型的生活,正因為造型活動和生活有密切的關係,所以有人說:人類所以異於其他動物,便是人類有思考的知能,能夠運用雙手、運用道具、運用智慧,創作各種東西,築造各種建築物,而變成人類現代的文明生活。這段話正適切說出造型的功效。
我們知道幼兒期的造型活動表現,已經相當發達,但是他們的抽象思考概念並未發展成熟,因此從具體到半具體,或是由半具體到抽象的邏輯思維,孩子都必須要有具體性的實物做媒材,如沙、積木、黏土等實物材料及工具,才能激發他們遊戲的動機。
沙子和泥土可以發展幼兒觸覺和感覺的靈敏性,用手指揉、抓、戳、壓、捏、擠、拍、打等,對孩子的手指肌肉鍛鍊有很大的幫助,促進手部小肌肉和骨骼的發展,以及腦部創造力的開發,在認知上,他們能夠充分地了解泥沙的自然性質。
對拿筷子、拿筆都有幫助
我們都希望孩子的成長豐富而踏實,如此,就必須注重孩子的學習動機、興趣、理想、意志力、社會適應度等,要想促進孩子的智力,可以多多藉由四周自然環境,給予充分的智力刺激。
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玩遊戲,孩子的生活也是在遊戲中成長,幼兒學校課程遊戲化才能符合幼兒發展,也才能引起孩子學習的動機。遊戲不需要花高額的費用,帶孩子到大自然的蒼穹下,一花一草、一石一沙,都是隨手可得的優質玩具,它們不只是玩具,也是最好的教具和學具。
玩沙玩泥遊戲能讓孩子的「手部小肌肉協調發達」,對拿筷子的訓練也有很大的助益。最大的好處是可幫助日後拿筆練習寫字和小肌肉的發達。明天就為孩子準備個小沙箱和做個麵粉糰吧!